近期江湖的大战,都是从途径和品牌开始的,早到王老吉和加多宝的商标之争,再到雷士照明的途径反水,逼宫阎炎,再到360搜索大战百度,不少看上去不同范围的斗争,却都彰显了一个内涵,那就是途径开始可以左右占据,而品牌效应正在弱化。
品牌的核心在于和买家之间的关系,而做品牌是什么原因,则是与其他商品进行区别,与赚取品牌溢价。
这是我品牌课程中的核心基础论点,也因此,只须是品牌,就是为了赚更多的钱,卖更多的商品,所以当一个品牌对你说他没钱赚的时候,基本可以宣告,这是一个骗局。
加多宝丧失了自己苦心经营多年的王老吉品牌后,发动了一系列的更名活动。
现在从市场的反馈来看,相对成功,这个成功不是更名计划的成功,而是途径的成功。
当顾客喊:员工,来一罐王老吉。
员工总是拿来一罐加多宝,当然,顾客也完全不在乎。
市场调查证明,不少人并不知道加多宝和王老吉有什么区别,甚至不少人只了解王老吉不了解什么叫凉茶,在这样的情况下,途径体现出来举足轻重有哪些用途,潜移默化的替换,让广药并没可乘之机。
雷士照明的事情是一个经典的企业主大战投资方的故事,吴长江由于各种缘由被下掉之后,阎炎反而陷入了更大的危机之中。
雷士照明的途径也就是代理们,纷纷反水,打了管理层一个措手不及,而且毫无对应能力。
由于掐掉途径,雷士就仿佛是没腿的螃蟹,当然,途径试图塑造一个新产品牌的计划也基本宣告失败,途径并非一个企业,凑起来也像是散兵游勇。
最有意思的事情,这类争斗,对于买家来讲,并没产生任何影响,甚至事情闹得这么大,也仅仅只不过在投资界沸沸扬扬而已。
最后投资方还是对途径做了妥协,途径再一次证明了我们的实力。
360综合搜索推出将来,百度股价几天内就从133跌到了目前的110左右,这个幅度是很惊人的,而且若不是有护盘征兆,这个下跌恐怕还会持续。
投资者的担心不是没来由的,而百度的激烈反弹,也是之前没过的。
360综合搜索到底什么地方吓怕了百度,增加了投资者的担心呢?答案依然是途径。
之前百度遭到过不少次挑战,但每次都是品牌之战,从最早的马云投资十个亿,一直到后面的搜狗、搜搜、必应,所有些搜索引擎都是在品牌上试图挑战百度,百度连看都不看他们一眼。
但360这次甚至没给搜索引擎取名,而是草草的用一个综合搜索来代替。
而飞速占有了10%的市场份额,核心缘由也非常简单,就是在我们的浏览器上改了一下默认。
途径随便的就打败了品牌,这让Google退出中国后,一直享受带薪假期的百度好像措手不及,而且束手无策。
当然,有意思的是,百度的反击也是基于途径的,一方面他发动了很多的我们的途径代理商,其次,则以百度新闻源作为筹码,把我们的媒体途径运用的淋漓尽致,铺天盖地的去推进360搜索的负面。
而一贯以公关强势著称的360在这个新闻途径的大战中,却鲜有发声。
百度在搜索输了一阵,却从公关途径上扳了回来----假如百度的途径商没因此暗中寻求360的代理的话。
为何途径屡屡战胜品牌或者占到了主导用途?我的见解是,这个世界日趋同质化,商品也日趋同质化。
在这样的情况下,大伙对品牌的敏锐度愈加低,广告愈加像一个艺术品,而自媒体年代,品牌的打造门槛也愈加低。
以前一个驰名商标可能要在央视轰炸半年,目前一个事件炒作就能Ok了。
品牌的速成,带来了含金量的减少,于是买家不在纠结于品牌。
而且目前所有些耐消品都有了快消品的属性,修鞋、修家用电器的日子愈加难过,不过貌似修手机的买卖却愈加好。
这里就不能不提一个品牌的逆袭案例,小米。
小米手机的革新在于用品牌做了一个对途径的逆袭,在完全不打造途径的状况下,通过网络炒作的方法去做手机,现在也获得了阶段的成功。
但不良反应也很明显,途径之前除去可以卖货以外,还有一个要紧功能就是解决售后的负面,把顾客的愤怒解决在基层。
而小米手机现在却直接被愤怒的用户淹没,手机修理也屡屡陷入配件不全、周期长等困境之中。
能否熬过这一关,都结果堪忧。
毕竟,不少推广的东西,老品牌手机厂可以飞速学习跟进,而途径的打造,却非1日之功。
因此,品牌迅速树立的同时,绝对不能忽视途径的建设,譬如做电子商务的去自建物流,事实上也等于是一个途径,而这个优势本来是国美和苏宁的。
京东途径的弱点一直试图用物流弥补,但一旦弥补了,事实上京东和国美苏宁的差别也就不大了。
也因此,不少商业模式只不过切入点不同,最后的结局都是大同小异的。
最悲催的则是,大多数人没能力做途径,也没脑子炒品牌。